步入式高低溫試驗箱如何選擇尺寸大小
發布時間:2025-08-11 14:05:47
步入式高低溫試驗箱如何選擇尺寸大小
這是尺寸選擇的基礎,需精確計算樣品的 “空間占用” 及 “測試狀態要求”:
-
樣品自身尺寸
-
測量單一樣品的長 × 寬 × 高(以最大輪廓為準,如帶包裝、線纜的整體尺寸);
-
若一次測試多個樣品,需計算總占用體積(單一樣品體積 × 數量),并預留樣品間的 “散熱 / 氣流通道”(通常樣品間距≥10cm,避免堆疊導致局部溫度不均)。
舉例:測試 5 臺小型電器(每臺 50cm×30cm×40cm),單臺體積 0.06m3,總樣品體積 0.3m3;加上間距后,實際需要的內部空間至少為 0.6-0.8m3(約 1.5m×1m×0.5m 的凈空間)。
-
樣品測試時的 “動態空間”
-
若樣品在測試中需動作(如機械臂運動、產品開合),需預留動作半徑空間(如折疊產品展開后的最大尺寸);
-
若需人員進入箱內操作(如放置 / 取出大型樣品),需考慮人體活動空間(通常內部凈高≥1.8m,寬度≥1.2m,深度≥1.5m,確保人員轉身、操作便利)。
-
樣品與箱內結構的 “安全距離”
-
樣品需遠離箱內蒸發器、加熱器、風道出風口(距離≥20cm),避免局部溫度過沖或氣流受阻;
-
若樣品有發熱(如電子元件、電池),需額外增加 10%-20% 空間,保證熱量能被循環氣流帶走,維持箱內溫度穩定。
步入式試驗箱屬于大型設備,需提前確認場地能否容納設備本身及預留 “安裝 / 維護空間”:
-
設備外形尺寸 vs 場地可用空間
-
明確設備的 “外輪廓尺寸”(長 × 寬 × 高,含箱體、控制柜、空調外機等附屬結構),確保場地的門寬、通道寬、層高能滿足設備進場(尤其注意電梯、樓梯、拐角的通過性,必要時要求廠家拆分運輸);
-
安裝位置需遠離墻壁、立柱、其他設備,預留 “維護通道”:側面 / 背面距障礙物≥50cm(方便檢修電路、制冷系統),頂部距天花板≥30cm(散熱通風)。
-
地面承重能力
-
步入式試驗箱(含保溫層、制冷系統)自重較大(通常 1000-5000kg),需確認安裝地面的承重(如水泥地需≥500kg/㎡,若為樓板需提前核算承重,必要時做加固處理)。
步入式試驗箱的核心指標是 “溫度均勻性”(通常要求≤±2℃),而尺寸過大會增加溫場控制難度,需結合設備的 “風道設計” 選擇合理尺寸:
-
小型步入式(內部容積 10-30m3):適合中小型樣品,風道設計更易保證溫度均勻(如頂部送風、底部回風的循環方式);
-
大型步入式(30m3 以上):需關注設備是否具備 “多段控溫”“分區風道” 設計(如多個送風口、獨立溫區控制),避免因空間過大導致局部溫差超標(尤其低溫段,冷空氣易下沉,高溫段熱空氣易上浮)。
建議:若樣品對溫度均勻性要求極高(如 ±1℃),優先選擇內部容積≤20m3 的設備,或要求廠家提供 “溫場測試報告”(模擬滿載狀態下的溫度分布數據)。
避免因短期需求限制長期使用,需考慮 1-3 年內的樣品尺寸 / 數量變化:
-
若未來可能測試更大樣品(如從部件測試升級到整機測試),建議在當前需求基礎上增加 20%-30% 的空間;
-
若測試數量可能增加(如產能擴大),優先選擇 “模塊化設計” 的試驗箱(可后期擴展內部空間,或組合多個獨立溫區)。
步入式試驗箱的能耗(電費、制冷劑消耗)與尺寸正相關,過大的尺寸會顯著增加運行成本:
-
相同溫度范圍下,30m3 試驗箱的能耗約為 10m3 的 2-3 倍(尤其 - 40℃以下低溫工況,制冷負荷陡增);
-
若樣品體積遠小于箱內容積(如樣品體積<箱內 1/5),會導致 “溫度波動大”(頻繁啟停加熱 / 制冷),既影響測試精度,又增加能耗。
部分行業(如汽車、航空、電子)對試驗箱尺寸有明確規范,需優先滿足:
-
例如:汽車零部件測試中,要求樣品與箱壁的距離≥樣品最大尺寸的 1/10;
-
軍用標準(如 GJB 150)規定:試驗箱內容積至少為樣品體積的 3 倍(確保溫場均勻)。